- 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6月30日前完成2020年创业投资备案年检工作。
不过,多位市场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发改委年检要求报送的信息,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要求日常报送的信息多有重合。中国PE/VC行业几龙治水的弊病再一次凸显。
“从通知看,发改委主要是想掌握行业发展总体情况,而这些合规运作方面的数据,可以直接找基金业协会要,后台系统一拉全部就出来,其实不用耗费各地资源再统计一遍。”一位深圳的创投人士称。
按照基金业协会的规则,不论是私募证券还是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管理人,都有定期报送信息的要求。发改委创投年检要求报送的信息,在基金业协会的规则下,都属于“重大事项”,例如“私募基金管理人或高级管理人员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基金业协会报告,“对基金持续运行、投资者利益、资产净值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事件”,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基金业协会报告。
此外,基金业协会也有年度报告的要求,如“于每年度结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股东或合伙人、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所管理的私募基金等基本信息;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于每年度四月底之前,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填报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
“基金业协会这几年还在打通跨部门的数据,司法、工商、银证保监管各种数据整合,对私募有全面的画像,能获得的有效信息比自主提交的年检信息要多。”北京一家私募机构的负责人说。
不过,在发改委备案的创投企业与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创业投资基金并非对应关系,前者门槛更高:实收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或者首期实收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且全体投资者承诺在注册后的五年内补足不低于3000万元实收资本。
此前,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创投企业必须在发改委完成备案年检。2018年,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后,在发改委备案和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创业投资基金都可享受税收优惠。因此,创投企业在发改委备案并非强制要求。
国家发改委近年来未公布在发改委系统备案的创投企业总量,仅有少数地方披露过相关数据。以深圳为例,发改委要求深圳市金融监督管理局政策规划处对当地创投企业备案。根据深圳金融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在该处备案的创投企业共56家。而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注册地在深圳的已登记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管理人共2436家。
创投领域监管政策割裂由来已久,证监系统和发改委系统到底该如何分工,也争论不断。发改委对创投的监管依据是2005年发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基金业协会的依据是2013年6月实施的新《基金法》。
为了协调两者的关系,中央编办2013年6月发布《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证监会负责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督管理,实行适度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发改委负责组织拟订促进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政府对私募股权基金出资的标准和规范;两部门要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实现信息共享。
发改委下设的中国投资协会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下称创投委),负责创投企业备案年检工作。创投委会长沈志群此前表示,中国对创投基金监管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混同于、等同于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深圳创投机构东方富海的董事长陈玮此前也公开撰文表示,“(基金业)协会备案制已变成事实上的行政审批制,基金以及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时间被大大延长,人为干预了创业资本加速形成的进度,不合时宜地增加了创业投资的管理成本,对创业投资行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行政阻碍。”(详见《财新周刊》2019年第39期“万亿创投基金A股劫”)
据悉,在国家发改委财金司的指导下,创投委正在筹备注册成立中国创业投资协会,但有业内人士称,“创业投资协会到民政部单独注册,此事如果处理不好,会进一步割裂股权投资市场。”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存续登记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4882家,存续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8490只,基金规模8.59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7978只,基金规模1.15万亿元。
[财新传媒新近在微信平台推出实验性单品“我闻”/“金融人·事”,对金融圈有更多垂直报道。可点此订阅。]
责任编辑:李箐 | 版面编辑:王影(ZN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