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2月份,央行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流动性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月初,为对冲新冠疫情影响,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于2月3日开展1.2万亿公开市场操作,且将中标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随后,央行相机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调低了MLF利率与LPR利率。与此同时,央行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妥善应对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短期下行的压力,流动性总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整体而言,2月流动性较为宽松,平稳跨月。
货币基金:受相对宽松流动性的影响,货币基金收益率不断下行。2月734只不同份额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中位数为1.3931%,较1月统计数据下降幅度较大。
权益基金:从业绩看,按权益仓位划分的三类权益基金中,主动偏股权益基金的表现最佳,增长率中位数和整体收益水平高于其他两类权益基金。从盈亏比例看,具有部分固收属性的偏债混合基金的表现最佳,86.27%的基金获得正收益。综合考虑风险收益,2月份大部分的主动偏股权益基金表现优于偏债混合型基金。
固收基金:从业绩看,含有部分权益仓位的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表现最佳,增长率中位数高于其他四类债券基金。但是从不同类别债券基金的盈亏情况看,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表现较差,有超过5%的此类基金亏损;而以债券为投资标的的两类纯债基金中,短期纯债型基金无一亏损,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中仅有不到1%的基金亏损。从风险角度考虑,稳健型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
基金策略:依投资风格不同,提供积极型、平衡型和稳健型三种不同组合以适合不同投资者的需要。三种基金组合的权益固收的比分别为1:0、1:1、0:1。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市场调整压力增大;2)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A股市场相应承压;3)全球疫情蔓延超出预期。
1.1资金面回顾
2月份,央行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流动性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月初,为对冲新冠疫情影响,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于2月3日开展1.2万亿公开市场操作,且将中标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随后,央行相机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调低了MLF利率与LPR利率。与此同时,央行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妥善应对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短期下行的压力,流动性总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整体而言,2月流动性较为宽松,平稳跨月。
具体看2月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累计投放流动性达30000亿,共有33800亿流动性回笼。其中,央行开展28000亿逆回购、2000亿MLF操作,有33800亿逆回购到期。
从关键性指标来看,DR001、DR007、DR014在2月份小幅波动,其中,DR001波动幅度较大。三个指标在2月初呈现下降趋势,在2月中下旬维持在较低水平,反映流动性在2月初较为宽松的状态。月末,三个指标均小幅上涨,流动性总量小幅下降。
1.2权益市场回顾
2月份主要指数分化明显,上证综指收于2880.30,2月下跌3.23%,深证综指收于1801.75,2月上涨2.56%。从风格来看,成长优于价值,上证50下跌3.80%,沪深300下跌1.59%,中证500上涨1.37%,创业板指上涨7.46%。最近半年内,成长多次优于价值。具体看,2月份市场波动较大,受疫情影响,2月3日市场明显回调,在市场释放恐慌情绪后,市场连续上攻,重回3000点。2月下旬,市场达到阶段高点后开始小幅调整,2月末,海外市场受疫情影响出现大幅回调,国内市场也受到波及,下挫幅度较大。
1.3固收市场回顾
2月份,债市上涨幅度较大,波动较小,中债综合指数收于202.9082,上涨1.2371%。为平抑疫情对短期经济造成的冲击,央行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打开了利率的下行空间。2月流动性整体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叠加海外市场疫情蔓延,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债市呈现明显的上行趋势。
从主要债券指数看,国债总指数上涨1.6498%,表现优于其他债券类型指数;长期债券指数上涨3.2718%,表现优于中短期债券指数。
3.1权益基金
随着疫情在海外蔓延,避险情绪升温,全球股市出现显著回调。目前海外疫情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短期风险偏好仍受疫情压制。由于中国疫情控制已取得较大进展,A股市场受到的冲击较为缓和。除了电子行业、5G产业链、生物医药等主题基金的表现相对较好以外,基建类主题基金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考虑到疫情的发展仍有很多不确定,A股市场的调整压力仍然存在,权益基金的波动有加大的可能,需要控制风险。
3.2固收基金
在宏观经济影响以及宽松货币政策加码下,无风险利率或将呈现台阶式下行,降准降息值得期待。预计货币环境在一段时间内仍会维持宽松,而信用政策会不断加码,政策主线由宽货币向宽信用转换,短期债券市场仍存在交易性机会。中期疫情结束后,货币政策或将再度在“稳增长”与“控通胀”及“稳杠杆”之间进行平衡,对于债券配置盘来说,当前或进入左侧离场时间窗口。信用债方面,低等级企业债信用利差仍处历史高位,企业经营受到疫情负面冲击背景下,谨防低等级企业债违约风险。短久期高等级套息确定性较高,可以关注高等级信用债基金。
2月19日晚,央行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结来看,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短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偏宽松的态势。但在科学稳健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基调下,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大水漫灌”的情形。未来货币政策仍将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不过,通过LPR报价的持续下行引导贷款利率下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
5.6基金投顾试点再扩容
据券商中国报道,包括银河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国联证券等7家券商获批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作为首批获批银行,也出现在这一批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名单中。
因市场波动加大,为适当控制风险,对积极型组合进行调整,选取量化对冲基金对冲部分市场风险,调整后的组合由30%华泰柏瑞量化绝对收益混合、30%华宝量化对冲混合、20%兴全趋势混合和20%易方达安心回馈混合组成。该组合由两只量化对冲基金、一只偏股混合基金、一只偏债混合基金组成。量化对冲基金能获取绝对收益,对冲部分市场风险,可以和偏债混合基金共同控制组合整体风险,优选的偏股混合基金可以加强组合获取市场收益的能力。整体而言,此次调整在保持较强进攻性的同时加强了组合控制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