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7, 2020

股票估值模型

巴菲特将实质价值定义为一家企业在其生涯中所能产生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任何人在计算实质价值都必须特别注意未来现金流量的修正与利率的变动都会影响到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虽然模糊难辨,但实质价值却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能够作为评估投资标的与企业的合理方法。

所有投资人的目标,应该是要建立一项投资组合可以让其透视盈余在从现在开始的十年内极大化。这样的方式将会迫使投资人思考企业真正的长期远景而不是短期的股价表现,从而藉此改善其投资绩效。

当然,就长期而言,投资决策的绩效还是要建立在股价表现之上,但价格将取决于未来的获利能力,投资就像是打棒球一样,想要得分,大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场上,而不是紧盯着计分板。

股票估值模型的构建过程就是对决定企业实质价值的因素进行数量化,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帮助我们从经营实质和长期远景进行思考,以期改善投资绩效。

在完成“价值分析”、“投资方法”和“行业逻辑”的讨论之后,我们将进入股票估值模型的构建阶段,它也是“价值+投资”系列课程的最后一部分,如果说前三个系列是翻耕土地、种下种子和浇水灌溉的过程,那么系列四就是摘取果实了!

陈 瑛:北京宝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财新网专栏作家。此前任职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股票市场投资工作,累计研究和投资上市公司超过500家。作为芝加哥学派的信徒,她相信“流动性”对金融市场和股价有着重要影响,金融和货币政策也是她的长期研究方向,致力于发现经济和股市的运行规律,洞悉未来发展的趋势。

课程大纲:

第1讲:如何获得信息?
1)财务报告
2)网络信息
3)现场调研

第2讲:资产负债表
1)“资金生产机”
2)经营过程
3)资产负债分析

第3讲:利润表
1)三大逻辑关系
2)权责发生制
3)成本会计

第4讲:现金流量表
1)现金流的涵义
2)经营现金流
3)流动性危机

第5讲:自由现金流
1)“自由”最重要!
2)资产、利润与现金流
3)现金成果

第6讲:股票
1)权利凭证
2)预测未来
3)演绎法

第7讲:DCF模型
1)时间价值
2)复利效应
3)DCF模型

第8讲:估值模型
1)6步法
2)分析数据
3)合理预测

第9讲:经营成果
1)收入
2)毛利
3)净利润

第10讲:销售费用
1)销售渠道
2)广告宣传
3)品牌价值

第11讲:管理费用
1)研发投入
2)股权激励
3)折旧摊销

第12讲:财务费用
1)负债
2)利率
3)流动性危机

第13讲:资产减值损益
1)应收账款
2)存货
3)商誉

第14讲:投资净收益
1)“偶然”项目
2)长期股权投资
3)处置资产

第15讲:公允价值变动
1)交易性金融资产
2)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
3)衍生金融工具

第16讲:营业外收支
1)政府补助
2)罚款
3)会计制度调整

第17讲:税项
1)增值税
2)所得税
3)递延税项

第18讲:少数股东权益
1)子公司
2)持股比例
3)会计处理

❤️ 温馨提示:
1. 课程可以永久回放;
2. 如需其它帮助,请联系课代表(微信号:caixinsifangke)

相关推荐——“价值+投资”系列课程:
《“价值+投资”:价值分析的框架(系列一)》
《“价值+投资”:投资判断的方法(系列二)》
《“价值+投资”:行业投资逻辑(系列三)》



第一章 价值分析的常识(1-6讲)
价值分析有两大基本理论,它们是均衡价值理论和价值规律。本章我们对这两大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并通过一个著名的案例来深入理解它们。什么是价值?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与价值并不必然联系,那么价值分析还有什么用?如何像企业家那样思考?你要买什么?这些是我们在前6讲中要讨论的问题。

第1讲 均衡价值理论1) 谁在决定价值?
2) 解剖世界最早的泡沫危机!
3) 均衡价值的决定过程是怎样的?

第2讲 供求曲线1) 分析均衡价格水平的一个有用工具!
2) 怎样找到均衡价格?
3) 作为投资者,你会做出怎样的投资决策呢?

第3讲 价值规律1) 泡沫危机的三段论!
2)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3) 为什么价格总是背离价值?

第4讲 价格向价值缓慢回归的风险1) 谁在影响价格?
2) 价格向价值缓慢回归的危险有哪些?
3) 如何避免这种风险呢?

第5讲 价值的定义1) 什么是价值?
2) 价值与收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3) 价格向价值回归的前提是什么?

第6讲 价值分析的目的1) 价值分析的作用是什么?
2) 价值是否足够?
3) 康美药业的优先股值得投资吗?

第二章 资产价值(7-12讲)
我们将对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分析,资产价值有三个层次,它们是账面价值、清算价值和实际价值。它们代表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如何计算?在价值分析时,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它们?这些是我们在7-12讲中要解决的问题。

在本章中,我们将涉及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重要概念,指标计算和报表分析,对于具体计算方法和概念理解。

第7讲 账面价值1) 账面价值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2) 出售这家企业时能卖多少钱?
3) 为一个资源总量仅有800万元的企业花了43亿元!

第8讲 清算价值的第一法则1) 评估清算价值的第一条法则!
2) 股票市值是否低于股东真正能够从企业中得到的价值?
3) 是否存在降低股票价值的财务缺陷?

第9讲 廉价股的投资方法1) 廉价股上涨的原因?
2) 谁是真正的廉价股?
3) 廉价股票有哪些特征?

第10讲 如何用资产负债表核对收益1) 资产负债表有哪些作用?
2) 如何用资产负债表核对收益?
3) 康美药业的收益是真实的吗?

第11讲 资产减值对财务状况的影响1) 这样的溢价是否是合理的?
2) 存货亏损可能加强财务状况!
3) 如何先于市场发现变化?

第12讲 无形资产值多少钱?1) 无形资产值多少钱?
2) 乐视电视这种“亏本赚吆喝”的生意是如何维持下去的?
3) 乐视网这家公司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第三章 有质量的盈利(13-18讲)
本章从利润表对企业的价值进行分析。我们将从量的角度进行价值分析,企业的真实收益是多少?企业未来盈利的线索有哪些?这些是我们在13-18讲中要讨论的问题。

第13讲 损益账户分析1) 价值分析的多重危险!
2) 片面强调盈利能力有哪些弊端?
3) 每股收益的操纵手段有哪些?

第14讲 金融企业分析1) 金融企业分析的基础是什么?
2) 荒唐的价值高估,以及随之而来的崩溃!
3) 中国平安的实际盈利状况是怎样的?

第15讲 非主业资产的剥离1) 危机时期,财务报表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2) 顺鑫农业的资产剥离会带来多少收益?
3) 事实和逻辑的关系洞若观火!

第16讲 折旧计提对收益的影响1) 哪些是折旧?
2) 企业所采用的折旧率是否适当?
3) 折旧计提对收益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17讲 折旧对股票价值的影响1. 企业应该计提多少储备?
2. 涉及折旧的一个基本原则!
3. 荒唐的“唯收益论”!

第18讲 租赁物改良摊销政策1) 租赁物改良如何摊销?
2) 摊销对收益有多大影响?
3) 永辉超市的摊销政策是否谨慎?

股票投资是现代人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股票市场却是瞬息万变的,每一个投资者特别是以投资为职业的机构投资者,一直在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在决定投资收益方面哪些核心变量是长期可靠的?股票的公允价值是决定投资收益长期可持续的核心变量。一旦公允价值确定了之后,在股价低于公允价值的时候买入,在股价超过公允价值的时候卖出,投资回报将是长期可持续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对130年间美国股市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94%股价波动不是由公允价值来决定的,是由其他因素来决定的。股价是实际交易的结果,实际交易背后是多方面的驱动因素,例如重大事件、股票趋势变化,投资者恐慌和乐观情绪等,都会使股价大幅波动。

在“价值+投资”课程系列二“投资判断的方法”中,我们将对影响股价的因素进行分析,介绍几种主要的股票估值方法,以及如何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课程共18讲。

课程大纲:

第1讲 投资的理想替代品不是投机
1) 一种玩世不恭的定义!
2) 什么是安全?
3) 投资的理性替代品不是投机

第2讲 股票投资理论
1) 股票分析有作用吗?
2) 基于既成事实之投资
3) 根据趋势判断未来的危害性!

第3讲 股票投资的原则
1) 股票投资三原则
2) 历史至关重要
3) 价格是必不可少的考察因素!

第4讲 便宜战胜昂贵
1) 便宜战胜昂贵
2) 数据揭示一切
3) 贵州茅台不是“价值股”!

第5讲 股票股息
1) 中国神华的特别股息
2) 代理人问题
3) 股票股息

第6讲 风险与收益
1) 风险的度量方法
2) 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3) 市场历史的启示

第7讲 净现值法
1) 时间的价值
2) 如何评估公司的价值?
3) 股票的现值

第8讲 市盈率
1) 市盈率与风险
2) 思想实验
3) 对未来预期的定价

第9讲 净资产价值法
1)NAV法
2)万科值多少钱?
3)影响NAV的因素

第10讲 市销率
1)PS
2)为什么可以用市销率估值?
3)东方财富的利润奇迹是如何产生的?

第11讲 长期利率
1) 无风险利率
2) 股票的估值中枢
3) 长期利率的趋势

第12讲 行业比较
1)传统行业的高波动性
2)消费行业的估值溢价
3)发现行业中的“异类”

第13讲 历史照见未来
1) 发现“真实”的历史
2) 市场历史的启示
3) 预见未来

第14讲 周期之痛
1)决定投资的三大周期
2)如何先于周期决策?
3)逃离周期也是一种好策略

第15讲 从生产到消费
1)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估值中枢怎样走?
3)选择哪条跑道?

第16讲 衰退
1) 衰退可以避免吗?
2) 周期的力量
3) 机会来了

第17讲 危机
1) 黑天鹅事件
2) 危机启示录
3) 流动性枯竭

第18讲 修正的力量
1) 增长的动力
2) “道法自然”
3)“慢即是快”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相当低调,他最为外界称道的是他涉猎的广度和深度,以至于被视为世间少有的“通才”。芒格自己曾说:“形成习惯去掌握现实背后的模型,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 芒格开发了一套他自己所谓的“思维模型”,他就用这种模型去评估投资机会。事实上,他已经打造了超过100个这种模型,且经常使用。

投资模型是我们进行投资决策时的一个工具,它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来刻画我们在实际投资中会遇到的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指导。

构建投资模型就是要把本质的东西反映进去,把非本质的、对反映客观真实程度影响不大的东西去掉,使模型在保证一定精确度的条件下,尽可能的简单和可操作,使我们可以做出可靠的投资决策。

在完成“价值分析”和“投资方法”的讨论之后,我们将进入投资逻辑的构建阶段,选取典型行业,打造“思维模型”,不仅用于评估投资机会,更是拓展知识边界。

课程大纲:

第1讲 医药行业
1)市场空间
2)竞争壁垒
3)政策影响

第2讲 银行业
1)净息差
2)不良率
3)资本金

第3讲 保险行业
1) 内含价值
2) 投资收益
3) 偿付能力

第4讲 证券行业
1) 经纪业务
2) 资产管理业务
3) 投行业务

第5讲 地产行业
1) 土地储备
2) 预售与结算
3) 净资产价值

第6讲 家电行业
1) 竞争格局
2) 销售渠道
3) 预收与应收账款

第7讲 传媒行业
1) 电影电视
2) 社交媒体
3) 视频网站

第8讲 食品行业
1) 白酒
2) 调味品
3) 乳制品

第9讲 农业及养殖业
1) 需求
2) 供给
3) 周期

第10讲 纺织服装业
1) 纺织
2) 正装及休闲装
3) 童装及运动装

第11讲 零售业
1) 电商
2) 百货及卖场
3) 超市

第12讲 汽车业
1) 轿车及重卡
2) 新能源汽车
3) 零部件

第13讲 机械行业
1) 工程机械
2) 电力设备
3) 军工

第14讲 通讯技术行业
1) 通讯设备
2) 软件
3) 电子元器件

第15讲 人工智能行业
1) AI
2) 自动驾驶
3) 语音识别

第16讲 机器人行业
1) 工业机器人
2) 服务机器人
3) 手术机器人

第17讲 公用事业行业
1) 电力
2) 水处理
3) 行业比较

第18讲 交通运输行业
1) 铁路
2) 公路
3) 航空